党史学习教育(27) || 内蒙古大学图书与信息技术部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为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5月26日下午,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在南校区图书馆1号会议室举办了“桃李湖畔·名师讲堂”读书分享会。
本次读书分享会邀请了原内蒙古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作家萨仁托娅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草原母亲和国家的孩子”的感人故事。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栓虎主持了导读。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教授,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党员和教职工、部分学生聆听了讲座。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上海孤儿院面对源源不断被送来的弃儿,粮食和营养品更加难以为继,数百上千的幼小生命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主管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得知情况后焦急万分,她向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求援。乌兰夫主席表示,要为中央排忧解难,为兄弟省市解燃眉之急,决定把这些孤儿们接到内蒙古来,让草原牧民抚养,并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指示。这样,3000多南方孤儿远上草原,他们被牧民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1999年起,萨仁托娅开始在草原上寻访“上海孤儿”。她走进了蒙古包,也走进了“国家的孩子”的生活。
萨仁托娅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述“草原母亲”的感人故事。
都贵玛——一个普通的牧民。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19岁的都贵玛被分配到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保育院,抚养旗里刚刚接收的28名“国家的孩子”。当时,都贵玛还是一个未结婚的小孩子。从此,这28个孩子的命运和都贵玛紧紧联系在一起,都贵玛成了他们共同的“草原母亲”。她全身心扑在孩子们身上,而自己终身未孕,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上海孤儿。都贵玛的民族大爱成为了一段佳话,她和孩子们的故事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实写照,将永远镌刻在历史丰碑上。
敖根额吉——最令人感动的一位“草原母亲”。
1960年,温都尔庙保育院分两批共来了365个“上海孤儿”,半年后,只剩下了一个不满3岁的男孩儿没人领养。没人愿意要一个拖着残腿、无药可医的孩子。直到那天,本不打算领养孩子的敖根额吉看见了他。“她说当时没别的想法,就是觉得那孩子太可怜了!”。这位一辈子也没站起来过的孩子跟所有的同龄孩子一样长大,上学、就业、结婚,养父母给他还操办了西苏旗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盛大婚礼。
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和母亲却有了一份血脉相连般的亲情。
草原母亲张凤仙和她收养的6个孩子……
萨仁托娅老师娓娓道来,她的讲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场激起无数次热烈的掌声。
3000个孤儿有3000个故事。这些“国家的孩子”的母亲是党、是各级干部和党员群众、是哺育他们成长的3000个草原额吉。“生命至上”,草原母亲用无私的爱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壮丽画卷。
大爱无疆!
参会师生们表示,通过此次学习,更进一步了解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牢记历史,我们将更加奋发有为。不管何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我们就有了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竭力量。“三千孤儿入内蒙”诠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师生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在学思践悟中把稳思想之舵,用奋进之笔谱写新篇,以实干之风笃定前行。
期间,萨仁托娅老师向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捐赠了《静静的艾敏河》,《远去的战马》,《牛玉儒——一个人和他热爱的土地》共三种四册图书,代其父亲阿·敖德斯尔先生向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捐赠了《岁月》一种一册图书。